中秋小长假后又恢复了网课,问题也随之而来:用过的书本文具随手乱放、小小的书桌乱七八糟......而家长则忙着帮忙打扫战场。
杂乱无章的环境会让人心烦意乱,进而导致情绪不佳和效率减退;身处井然有序的环境,心情不仅会愉悦不少,也能让孩子更专注于听课。那么在居家学习中如何培养小孩子井然有序的行为习惯呢?试试从这样一些方面入手:
每天的学习课程是不一样的,让孩子先了解第二天的课程安排,然后让孩子自己准备课本、削好的铅笔、橡皮擦、塑料直尺等。检查上课需要的电子设备,保持充足的电量。
无论课前准备如何,一到课间休息时,桌面也会混乱,所以小朋友们需要将桌面收拾干净,准备迎接下一个课程。先收拾体积大的东西,如课本、笔记本、资料册。再收拾小东西,把铅笔、直尺、橡皮擦放进笔袋里。最后把卫生纸、水杯等放在桌沿。
随时把使用完的物品放回原位,这样不仅能拿很好的保管,也为下一次使用迅速找到提供便捷。因此,用完的学习用具也应该立即放回原位,这是培养有序的重要习惯。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先从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如衣物、玩具、书本、文具开始,让孩子习惯按照物品类别、形状等整齐摆放,归类收纳,做到有序、合理、便于取用。对于已经不需要的绘本和玩具,做到及时清洗整理,初步建立及时整理与收纳的意识,保持居家环境的整洁。
除了做好学习环境的整理外,疫情期间我们也需要出门核算检验测试,在公共场合需要排队的时候,需注意前后距离,至少间隔1米,既为健康,也是礼仪,为了他人,也为自己,一米线是文明线,也是安全线。有序排队是保持安全且文明的距离,应该成为一种习惯。
我们都希望孩子做事井然有序,但是,井然有序并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做好科学引导,低龄段的孩子,从最简单的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开始,中高龄段的孩子,可以力所能及协助父母完成家里物品的收拾。家长一定别着急,在培养小孩子动手的过程中,要适时地放手,孩子才能够真正地成为独立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