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晚,俄罗斯指挥大师瓦西里·辛奈斯基执棒成都交响乐团,携手斯洛文尼亚单簧管演奏家达尔科·布列克,为成都观众带来乐季音乐会“回忆”。
音乐会上,莫扎特的《“魔笛”序曲》《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的《d小调第十二交响曲“1917年”》等经典著作在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轮流奏响。在辛奈斯基的精准把控下,成都交响乐团以精深的技艺为著作注入了深入的内在,赢得了现场观众经年累月的掌声。
莫扎特的《“魔笛”序曲》犹如一股清泉奔涌而出,标志着光亮与夸姣的日子。当晚的演奏以三次强有力的全奏拉开帷幕,长号的参加更添庄重气势,随后打开的旋律则带有神秘色彩。这个简略的引子以缓慢庄重的音效,为序曲的奏鸣曲快板部分做好了衬托。在辛奈斯基的指挥下,成都交响乐团的演绎渐至佳境,对音准和节奏的把控益发精准,终究呈现出一场震慑心灵的完美表演。
单簧管演奏家达尔科·布列克带来的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是作曲家为其挚友安东·史塔德勒创造的经典之作。两百年来,这部著作经久不衰,成为世界单簧管抽泣的必选曲目。该著作共三个乐章,其间第二乐章尤为动听,柔美安静的旋律充溢诗意,单簧管如泣如诉的演绎可谓“天籁之音”。布列克精准掌握了莫扎特著作高雅富丽、舒展又充溢了许多生机的风格特色,将单簧管的艺术魅力展示得酣畅淋漓。
中场歇息后,音乐会迎来了肖斯塔科维奇的《d小调第十二交响曲“1917年”》。相较于广为人知的“第五”“第七”交响曲,这部著作略显冷门,但了解肖斯塔科维奇的乐迷都知道,他的15部交响曲无不与社会、年代和前史严密相连。
这部以“十月革新”为体裁的著作包含四个乐章,每个乐章都各具特色。作曲家经过赋有想象力的编列和富丽的配器,让简略的音乐资料勃发出奇特的艺术作用。在成都交响乐团的倾情演绎下,音乐终究到达震慑人心的高潮,让现场观众在音符中感受到革新的力气与勇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含在内)为自媒体渠道“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渠道仅供给信息存储服务。
马洛塔:国米在欧冠10场赚1亿欧,在意甲即便夺冠&38场只赚9500万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年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错的世界节律
藤校放榜后,100%升学率的斯坦福线上高中,会成为我国家长的香饽饽吗?
着手又动脑的百科全书,马斯克立异教育观+迪士尼愿望驱动力,越学越上瘾!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年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错的世界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