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西民1907年里产生的一系列工作,让对存亡和命运的力气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考虑。而这次考虑的成果便是他的惊世之作《大地之歌》。
1907年7月,最为深爱的女儿因病不治而终。之后,他也因自己日趋严重的心脏病和一些劳资纠纷辞去了几乎是欧洲最负盛名的维也纳歌剧院音乐总监一职。
恰在此时,在他的阅览中,一组我国古典诗词的德译著引起了他心里的共识。这些诗篇或万木凋谢,或春风陶醉,或对尘世眷恋的离别,极大地触动了的心里深处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生命将尽,人生苦短。但我的年代何时才干到来?这也让他萌生了写一部歌唱声部和管弦乐队的大型著作。所以他自己选择了六首诗篇按自己的毅力,从头编写后作为《大地之歌》的歌词。
果不其然,《大地之歌》的开篇就用了李白的“悲歌行”。把存亡,醉梦,出息,一一道来。
我不知道,在读李白诗篇时想到了什么,但我想,诗篇中的“全国无人知我心”和“死生一度人皆有”几句,必定深得他意。
《大地之歌》中最为迷人和动听的或许并非用李白诗作歌词的榜首乐章,而是用王维诗作歌词的,有着那个“直到永久,永久……”的最终乐章“离别”,或许的心里深处最想表达的是离别,他对人生的离别。